聯繫方式
☎ +853-85902725
✉ shenheyong@cityu.edu.mo
⌨ T211室
學歷
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中國
理學碩士,心理學,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中國
文學學士,英語專科,菏澤師範學院,中國
現任
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分析研究院院長
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博士課程主任
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碩士課程主任
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曾任
1984-1989 隨高覺敷教授治學,獲博士學位後擔任高覺敷教授學術助手
1989-1990 南京師範大學教科所助理研究員,高覺敷教授助手
1990-1993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系講師、副教授
1993-1994 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高級訪問學者,進行團體動力學的研究
1995-1996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系教授
1996-1997 富布萊特(Fulbright)學者
1997-1998 在美國加州帕羅•阿圖超個人心理學研究院(ITP)做超個人心理治療的研習
同時,在三藩市榮格研究院做心理分析研習,在加州整合研究院(CIIS)做東西方心理學的研究
1999-2000 在瑞士蘇黎世榮格研究院做心理分析的研習,參加格式塔心理治療的訓練
2000-2002 在美國三藩市榮格心理分析研究院研習,獲得IAAP心理分析師資格,ISST和美國沙盤遊戲治療學會(STA)心理治療師資格
同時在加州整合研究院做客座教授
2002-至今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分析方向博士生導師,華人心理分析聯合會會長
2007-至今 復旦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導師,特聘教授
教學科目
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
MP008 社會研究方法
DP005 社會研究方法
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
MP002 心理學基礎理論
DP001 現代心理學的理論
DP006 論文專題報告
研究方向
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
沙盤遊戲治療
夢的工作
研究及出版
著作
申荷永(2012)‧洗心島之夢‧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申荷永(2004)‧心理分析:理解與體驗‧北京:三聯書店。
申荷永(2001)‧中國文化心理學心要‧北京:人民出版社。
申荷永(2006)‧榮格與分析心理學‧廣州:廣東高教出版社。
申荷永(2006)‧沙盤遊戲治療:理論與實踐‧廣州:廣東高教出版社。
申荷永(2009)‧三川行思:汶川大地震中的心靈花園紀事‧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申荷永(2009)‧心靈與境界‧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申荷永、高嵐(2000)‧心理教育‧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申荷永(1996)‧心理場論‧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
申荷永(1996)‧團體動力學‧湖南:湖南出版社。
申荷永、高嵐(1999)‧理解心理學‧暨南:暨南大學出版社。
申荷永(2003)‧充滿張力的生活空間‧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期刊文章
申荷永、李新格、朱繪霖;自閉譜系障礙的大腦功能性連接研究進展,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1)第46卷第6 期
申荷永、高嵐;《易經》與中國文化心理學,《心理學報》2000年第3期
高嵐、申荷永;榮格心理學與中國文化,《心理學報》1998年第2期
申荷永;論心理學術語的標準化,《心理學報》1996年第4期
申荷永;論勒溫心理學中的動力,《心理學報》1989年第3期
申荷永;心理學溝通的橋樑,《讀書》1996年第6期
申荷永;令人震撼的經驗:讀精神分析引論,《讀書》1986年第6期
申荷永、宋斌、徐峰;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心理科學》2004年第6期
申荷永、高嵐;漢字與心理原型,《心理科學》2000年第2期
申荷永;心理學史與核心課程,《心理科學》1996年第4期
申荷永;關於心理學史研究中的幾個理論問題,《心理科學》,1991年第3期
申荷永;心理環境與環境心理學,《學術研究》2005年第11期
申荷永;環境保護心理學,《學術研究》2005年第12期
申荷永;榮格與中國,《學術研究》2004年第11期
申荷永;中國文化中的心理學,《學術研究》2000年第8期
張敏、申荷永;黑塞與心理分析,《學術研究》2007年第4期
陳侃、申荷永;榮格與保利:原子與原型的探索,《學術研究》2007年第9期
Shen Heyong (2010). Psychology of the Heart, Oriental Perspective of Modernitie of East and West. Eranos Years Book, 2010
Shen Heyong (2010). Heart and Soul in Shanghai, Psyche and the City.Tom Singer ed. Spring Publication 2010
Shen Heyong (2009). C.G. Jung and China, A Continued Dialogue. Psyche and Culture, Jung Journal, June, 1
Shen Heyong (2009). The Heart of Jungian Analysis and Existential PsychologyExistential Psychology: East and West, University of the Rockies Press 2009
Shen Heyong (2006). The I Ching’s Psychology of the Heart.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Vol 49.
Shen Heyong (2006). Scientific Psychology within Chinese Cultural and Language Context.Physis, Vol XLIII
Shen Heyong, Gao Lan (2012). The Garden of the Heart and Soul, Psychological Relief Works in Earthquake Zones and Orphanages in China. Spring. A Journal of Archetype and Culture. Vol.88, Winter, PP.61-73
Shen Heyong, Gao Lan (2012). The Beauty of Angels: Images and Symbol in the Garden of the Heart and Soul. Journal of Sandplay Therapy. Vol 21, PP. 141-146
Shen Heyong (2008). Questions and Exploration: Supervising Graduate Students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Supervision in Art Psychotherapies. Routledge.
Shen Heyong (2006).The I Ching’s Psychology of the Heart,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Vol 49.
Shen Heyong (2004). I Ching and Sandplay.Journal of Sandplay Therapy, 2004, 2.
Shen Heyong (2004).Sandplay in China. Journal of Sandplay Therapy, 2004, 1.
Shen Heyong (2000). Psychology of the Heart, The Salt Journal, 2000, 3.
Shen Heyong (1998). Psychology of the Heart and Chinese Culture Psychology, Eranos Years Book, 1998.
Li Qiong; Yin Fang; Shen Heyong (2015). Death Dreams From an Implicit Perspective: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ibetan and Han Chinese Dreamers. Dreaming. 2015, Vol 25, No.2, 103-117
Fang Yin and Heyong Shen, Yu He (2013). Typical Dreams of “Being Chased”: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ibetan and Han Chinese Dreamers. 2013, Vol. 23, No. 1, 64-77
Yin Fang, Li Qiong, Shen Heyong (2015). Death dreams from a implicit perspective: A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ibetan and Han Chinese Dreamers.Dreaming. 2015, Vol. 25, No. 1, 32-43
CaiChenghou andShen Heyong (2010). Garden of the Heart-Soul in the Earthquake area of China: Creativity and Transformation. Psyche and Culture, Jung Journal, 2010, 4.
學術獎項
1993 廣東南粵優秀教師獎
1996 美國富布萊特獎(Fulbright)
2008 復旦大學校長特別獎
專業屬會
2002-至今 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心理分析師
2002-至今 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學會(ISST)心理治療師, IAAP暨ISST中國發展組織負責人
2009-至今 華人心理分析聯合會(CAAP)創辦會長
1996-至今 國際意象體現學會(ISEI)主要發起人之一
2002-至今 美國社會問題心理學研究會(SPSSI)資深國際會員
1998-2015 "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國際論壇"主要組織者
1997/2007 愛諾思(Eranos)基金會"東西方文化圓桌會議"(1997,2007)主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