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研究中心簡介

大健康研究中心簡介


澳門城市大學大健康研究中心以“全方位、全週期保障與維護民眾健康”為核心目標,以推動大健康領域的理論創新、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為責任使命。中心立足社會需求,化解全民健康痛點,整合醫學、生物學、資訊技術、公共衛生、管理科學等多學科資源,致力於打造集“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於一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高地。


  -使命:隨著全球健康需求從“疾病治療”向“主動健康”轉型,大健康產業已成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提升民生福祉的關鍵領域。以科學問題為核心,推動技術成果向臨床應用與產業實踐轉化,構建“覆蓋全人群、全生命週期的健康服務體系”,加速醫學科技創新與健康產業融合。

  - 定位:中心既是前沿科學研究的“策源地”,著重於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攻關,也是產學研協同的“連接器”,聯動高校、醫院、企業、政府資源,更是公眾健康的“科普引擎”,普及科學健康理念,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方向:中心圍繞“大健康”全鏈條、多場景需求,重點佈局以下六大研究領域,形成交叉融合、特色鮮明的科研體系:

     1. 疾病預防與公共衛生

     注重重大傳染病(如流感、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早期預警、監測防控技術,以及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的危險因素干預、群體健康管理策略;研究環境暴露(空氣污染、食品安全)與人群健康效應的關聯機制,為公共衛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2. 精准醫學與個性化健康

     依託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等技術,開展疾病分子分型、生物標誌物篩選與靶向治療研究;推動“精准診斷-個性化治療-預後監測”一體化模式,重點突破腫瘤早篩、遺傳病防控、藥物基因組學等方向,實現“一人一策”的精准健康管理。

     3. 智慧健康與數字醫療

     融合人工智慧(AI)、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研發智慧健康監測設備(如可穿戴式心電/血壓監測儀)、疾病輔助診斷系統(如醫學影像AI識別)、健康管理平臺(基於個體資料的動態健康風險評估);探索數字療法(如認知行為治療APP、慢性病管理數字處方)的臨床應用與標準化路徑。

    4. 中醫藥現代化與大健康融合

     深入挖掘傳統中醫藥在大健康領域的獨特價值,開展經典名方的現代藥效機制研究、中藥品質控制與標準化生產;推動中醫藥與現代健康管理的結合(如中醫體質辨識與養生方案定制、針灸/推拿在慢性疼痛管理中的應用),助力中醫藥走向國際化。

    5. 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關注全生命週期心理健康問題(如青少年抑鬱、職場壓力、老年認知障礙),研究心理危機的早期識別、干預技術與社會支持體系;探索“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的綜合健康管理模式,提升個體與社會整體的心理韌性。

    6. 健康產業經濟與政策研究

    展望大健康產業的全球發展趨勢、市場需求與競爭格局,剖析研究技術創新對產業格局的影響(如基因檢測、細胞治療等新興賽道的商業化路徑);為政府制定健康產業規劃、醫保政策、監管標準等提供智庫支持,推動“健康+”與養老、旅遊、體育等產業的融合發展。

-團隊:中心彙聚了多學科背景的高水準研究團隊,成員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