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希望之源協會與澳門城市大學大健康學院聯合主辦,聖若瑟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及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合辦,並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贊助的「2025澳門保護兒童研討會」,於10月17日下午在澳門城市大學文化中心順利舉行。是次研討會以 “AI科技年代下學生的心理健康:辨識與保護” 為主題,匯聚近300名來自澳門、香港及珠海的教育工作者、學生輔導員、社工及相關學科學生,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迅速發展背景下,學生心理健康面臨的新挑戰與保護策略。
研討會獲得多個政府部門、教育機構及社會服務團體鼎力支持,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澳門中華教育會、天主教學校聯會及澳門理工大學-人文科學學院等。此外,超過十個本地學校與機構應邀成為策略伙伴,包括澳門明愛、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澳門基督教青年會、澳門聖公會社會服務處、澳門戒毒康復協會、基督教新生命團契、善牧中心、澳門國際學校、澳門國際婦女會、澳門街總社區青年服務隊、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心理治療中心,以及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筷子基家庭及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等,充分體現跨領域、跨機構的協作力量。

活動內容豐富,設有三場主題講座及一場專題交流環節。首場講座由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臨床心理學家梁仲慈博士主講,深入分析在AI年代學生在心理方面所面對的風險,並提出相應應對策略;第二場講座由澳門國際學校校長Lorne Schmidt先生分享「全校參與模式」在校園心理健康支援系統中的實踐經驗;第三場講座則邀請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學校代表,包括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胡馨文助理校長、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王慧副教授,以及澳門培正中學蔡力行主任,共同分享各地在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實務經驗與成果。

在專題交流環節中,與會者與講者圍繞當前學生心理健康維護的挑戰與發展方向展開深入討論,現場互動頻繁,交流氣氛熱烈。
是次研討會不僅強化了教育及社福界同仁對AI時代學生心理風險的辨識與關注,更促進了澳門與大灣區在兒童保護及心理健康領域的經驗分享與合作。主辦單位表示,將持續推動相關培訓與交流活動,凝聚社會力量,共建更健康、更安全的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