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城大师生参加第27届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大会
發佈日期:2025/09/18
  • 分享至:

在申荷永教授与蔡成后博士带领下,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分析研究院师生数十人组成的学术团队齐聚荷兰埃赫蒙德安泽(Egmond aan Zee),参加第27届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国际大会。本届大会以 “Changing Horizons: Encountering the Other in Sandplay Therapy”(转变视野:在沙盘游戏中遇见他者)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的数百位沙盘游戏治疗师与荣格分析师,共同探讨沙盘游戏中的治愈力量与心理智慧。


申荷永教授是ISST中国学会(CSST)首任会长,蔡成后博士是CSST现任会长,诸多澳门城大硕士与博士已成为ISST/CSST专业会员。

 图片1.png

 

学术分享

在大会上,申荷永教授与常莉俊(澳门城大第一届博士)以 《当我们寻找他者时,他者也在注视我们:通过沙盘治疗中的相遇转变视角》 为题进行学术分享。他们结合《易经》与东方原型意象,深入探讨了蛇(龙)、伏羲女娲等原型在沙盘中的呈现及其疗愈作用,结合个案,呈现了意象与象征的只治愈作用。报告指出:“当来访者用这些原型构建一沙一世界时,他者不再只是被观察的对象,而是反过来凝视我们。这种双向相遇正是治愈与转化的关键。”

 图片2.png图片3.png

 

申荷永教授与常莉俊主题分享

 

澳门城大心理分析研究院22级心理学博士、国际沙盘游戏候选分析师冯小玲同学发表了个案报告 《The Other and Individuation: The Role of the Intuitive Eye in Sandplay Therapy》,从直觉与心的知识出发,探索沙盘游戏治疗中“他者”与个体化的关系,为与会学者带来深刻的启发。

 图片4.png

 

团队收获

此次荷兰大会为城大心理分析研究院师生们带来了丰富的学术启发与心灵共鸣。与会师生表示,在大会议程中,全球专家从多元角度探讨沙盘游戏治疗——从荷兰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沙盘意象的关联,到梵高画作与自性化进程的深度解读,均令人眼界大开。申荷永教授结合东方智慧探讨沙盘原型的疗愈作用,更让大家深刻感受到跨文化交流的独特价值。中国学者在大会上的积极表现,也成为与会成员引以为傲的重要时刻。

 图片5.png

 

展望未来

本次ISST荷兰大会的突出表现,标志着中国沙盘游戏治疗已从“引入者”逐步成长为国际学术的重要力量。未来,中国学者将继续秉持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推动沙盘游戏治疗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深化,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持续发声,贡献更多 “中国案例、中国理论”。


由申荷永教授带领的澳门城大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团队,在培养心理分析专业硕士与博士的同时,也在培养具有国际资质的荣格分析师(IAAP/CSAP)与沙盘游戏治疗师(ISST/CSST),数十位毕业生已获得IAAP/ISST心理分析师专业资质与候选资格。这对于提升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以及招生的专业品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片6.png



 
瀏覽次數:6